
武漢水污染影響30萬人 上游江水嚴重污染
2014-05-12 17:52:04
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,受此影響,前日至昨日下午,漢江武漢段三大水廠緊急停產,武漢市260平方公里面積停止供水,30多萬居民、數百家食品加工企業用水受影響。停水地域內,部分超市大容量桶(瓶)裝水被搶購,需外調以應急。
大公網4月25日武漢電 (記者李曉波)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,受此影響,前日至昨日下午,漢江武漢段三大水廠緊急停產,武漢市260平方公里面積停止供水,30多萬居民、數百家食品加工企業用水受影響。停水地域內,部分超市大容量桶(瓶)裝水被搶購,需外調以應急。
昨日下午4時,官方發布消息稱,三水廠均已恢復正常供水,出水水質安全。不過截止發稿,官方未有公布水質受污染原因。
或更為嚴重的是,在水廠取水口上游20公里處,漢江干流監測口新溝段水質為劣V類,已被嚴重污染。且污染源似乎不止氨氮超標這么簡單。
湖北省環境質量實時發布試運行系統顯示,距離余氏墩水廠上游20公里處的新溝,漢江水質狀況為劣5類(最差級別),總磷1.5,高錳酸鹽指數2.34,溶解氧0.45。不愿透露姓名專家指出,這些指數表明該江段存在嚴重的有機物污染,但因無更多資料,無法判斷到底是工業污染還是農業面源污染。
而質量發布系統顯示,水質功能為:除調節局部氣候外,幾乎無使用功能。
前晚7點30左右,家住金銀湖麗景灣的龔先生忙著四處求救“小區停水了。聽說是漢江水被污染。誰有確切消息?”一小時后,武漢市應急辦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,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,導致從這一河段取水的武漢白鶴嘴水廠、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出廠水質氨氮超標,兩家水廠分別于16時許和19時許停產,受污染自來水未進入管網。
昨日晨7時,武漢國棉水廠亦因水質影響停產。
受停水影響4個多小時的居民們開始到附近超市買水。龔先生也買回兩大桶純凈水,順帶著跟其他購水者討論到底何時可以恢復供水,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污染。晚上10點,他只好帶著不滿一歲的孩子到同事家洗澡。今早上班前,龔先生再次來到超市,發現大容量的瓶裝水已經賣空。
與他一同遭遇的有30多萬人。
上游江水嚴重污染
官方檢測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值為1.59mg/L,超過1mg/L的國家標準。武漢市應急辦、環保局、水務集團、宣傳部組成的聯合小組昨日上午對媒體稱,可以排除污染源來自上游工業企業違規排放,因為“氨氮物質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”。小組某人士透露,22日即已發現氨氮超標,但在可控范圍內,“本以為24小時內就可解決。但因漢江流速過慢,依靠江水的自凈能力一時半會解決不了。”
資料顯示,水中的氨氮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初始污染,受微生物作用,可分解成亞硝酸鹽氮,繼續分解,最終成為硝酸鹽氮,完成水的自凈過程。當水中的亞硝酸鹽氮過高,飲用此水將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,是一種強致癌物質。長期飲用對身體極為不利。
武漢市環保局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稱,水務、環保部門提高了漢江沿岸水廠進、出水監測頻率,每半小時監測一次,具體污染原因由湖北省環保廳統一發布。省環保廳宣教中心巫主任則表示,該廳已派出四個調查組在排查原因。
記者采訪了解到,漢江武漢段上游的漢川市、仙桃市均未有停水現象,市民也不曾聽聞本地有水污染等消息。
供水恢復 市民不敢用
記者昨日下午四點驅車至余氏墩水廠。這是東西湖區最大的供水廠,日供水量在15萬噸以上,覆蓋吳家山、將軍路、金銀湖等片區居民。水廠取水泵房大門緊閉,隱約可見3人,但不論如何呼喊皆無人出來接受采訪。記者在取水口附近見漢江水水色尚可,也未聞到異味。
十分鐘后,泵房機器傳出轟鳴聲。武漢市政府應急辦官方微博16:53發布消息,“今16時10分,余氏墩水廠恢復正常供水,出水水質安全。”
至此,三個停產的水廠全部恢復生產。
18點,龔先生下班再次來到超市。他發現貨架上只有低于500毫升的瓶裝水,大瓶的全部售罄。售貨員告訴他已從未受影響的地方調了兩箱水。
雖然官方消息一再強調“出廠水質安全正常”,但龔先生的晚飯用水還是選擇了桶裝水。“誰知道處理水加了什么東西呢?”他最困惑的是,到底漢江水恢復正常還要多長時間?
湖北工業大學彭賢則教授指出,外省的東方衛視等在直播此事件,但湖北省內媒體反而涉及不多,官方不應捂蓋子,一定要實時公布信息,滿足民眾知情權;如果找到源頭,必須要嚴懲。
武漢市政府應急辦最后一條消息稱,“今日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停止供水期間,該水廠供水范圍內部分居民有大量購買超市瓶裝水現象。現余氏墩水廠已恢復供水,水質安全。另,我市瓶裝水市場供應充足,全市自來水水質安全,無搶購必要”。
兩年前曾大面積停水
早在2012年年初,武漢市武昌地區的自來水曾出現過異味,經檢測,亦是因為當地一水廠水質氨氮超標。水廠隨即加大氯氣投加量以加強消毒。而出廠水中出現的異常氣味正是由于氨氮超標后與氯反應所致。
當時查明氨氮超標的原因是:距水廠上游3公里的一家水渠泵站,正在進行圍堰清淤治理,需增大距水廠上游4公里陳家山閘的排水量,可能是施工過程中翻動了久存的淤泥,經陳家山閘排放所致,對水質造成了影響。

湖北省環保廳截屏

臨近取水口,這樣的標志牌有很多。(記者李曉波攝)
大公網4月25日武漢電 (記者李曉波)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,受此影響,前日至昨日下午,漢江武漢段三大水廠緊急停產,武漢市260平方公里面積停止供水,30多萬居民、數百家食品加工企業用水受影響。停水地域內,部分超市大容量桶(瓶)裝水被搶購,需外調以應急。
昨日下午4時,官方發布消息稱,三水廠均已恢復正常供水,出水水質安全。不過截止發稿,官方未有公布水質受污染原因。
或更為嚴重的是,在水廠取水口上游20公里處,漢江干流監測口新溝段水質為劣V類,已被嚴重污染。且污染源似乎不止氨氮超標這么簡單。
湖北省環境質量實時發布試運行系統顯示,距離余氏墩水廠上游20公里處的新溝,漢江水質狀況為劣5類(最差級別),總磷1.5,高錳酸鹽指數2.34,溶解氧0.45。不愿透露姓名專家指出,這些指數表明該江段存在嚴重的有機物污染,但因無更多資料,無法判斷到底是工業污染還是農業面源污染。
而質量發布系統顯示,水質功能為:除調節局部氣候外,幾乎無使用功能。
前晚7點30左右,家住金銀湖麗景灣的龔先生忙著四處求救“小區停水了。聽說是漢江水被污染。誰有確切消息?”一小時后,武漢市應急辦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,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,導致從這一河段取水的武漢白鶴嘴水廠、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出廠水質氨氮超標,兩家水廠分別于16時許和19時許停產,受污染自來水未進入管網。
昨日晨7時,武漢國棉水廠亦因水質影響停產。
受停水影響4個多小時的居民們開始到附近超市買水。龔先生也買回兩大桶純凈水,順帶著跟其他購水者討論到底何時可以恢復供水,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污染。晚上10點,他只好帶著不滿一歲的孩子到同事家洗澡。今早上班前,龔先生再次來到超市,發現大容量的瓶裝水已經賣空。
與他一同遭遇的有30多萬人。

停產的余氏墩水廠取水泵房(記者李曉波攝)
上游江水嚴重污染
官方檢測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值為1.59mg/L,超過1mg/L的國家標準。武漢市應急辦、環保局、水務集團、宣傳部組成的聯合小組昨日上午對媒體稱,可以排除污染源來自上游工業企業違規排放,因為“氨氮物質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”。小組某人士透露,22日即已發現氨氮超標,但在可控范圍內,“本以為24小時內就可解決。但因漢江流速過慢,依靠江水的自凈能力一時半會解決不了。”
資料顯示,水中的氨氮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初始污染,受微生物作用,可分解成亞硝酸鹽氮,繼續分解,最終成為硝酸鹽氮,完成水的自凈過程。當水中的亞硝酸鹽氮過高,飲用此水將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,是一種強致癌物質。長期飲用對身體極為不利。
武漢市環保局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稱,水務、環保部門提高了漢江沿岸水廠進、出水監測頻率,每半小時監測一次,具體污染原因由湖北省環保廳統一發布。省環保廳宣教中心巫主任則表示,該廳已派出四個調查組在排查原因。
記者采訪了解到,漢江武漢段上游的漢川市、仙桃市均未有停水現象,市民也不曾聽聞本地有水污染等消息。

停產的余氏墩水廠取水泵房(記者李曉波攝)
供水恢復 市民不敢用
記者昨日下午四點驅車至余氏墩水廠。這是東西湖區最大的供水廠,日供水量在15萬噸以上,覆蓋吳家山、將軍路、金銀湖等片區居民。水廠取水泵房大門緊閉,隱約可見3人,但不論如何呼喊皆無人出來接受采訪。記者在取水口附近見漢江水水色尚可,也未聞到異味。
十分鐘后,泵房機器傳出轟鳴聲。武漢市政府應急辦官方微博16:53發布消息,“今16時10分,余氏墩水廠恢復正常供水,出水水質安全。”
至此,三個停產的水廠全部恢復生產。
18點,龔先生下班再次來到超市。他發現貨架上只有低于500毫升的瓶裝水,大瓶的全部售罄。售貨員告訴他已從未受影響的地方調了兩箱水。
雖然官方消息一再強調“出廠水質安全正常”,但龔先生的晚飯用水還是選擇了桶裝水。“誰知道處理水加了什么東西呢?”他最困惑的是,到底漢江水恢復正常還要多長時間?
湖北工業大學彭賢則教授指出,外省的東方衛視等在直播此事件,但湖北省內媒體反而涉及不多,官方不應捂蓋子,一定要實時公布信息,滿足民眾知情權;如果找到源頭,必須要嚴懲。
武漢市政府應急辦最后一條消息稱,“今日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停止供水期間,該水廠供水范圍內部分居民有大量購買超市瓶裝水現象。現余氏墩水廠已恢復供水,水質安全。另,我市瓶裝水市場供應充足,全市自來水水質安全,無搶購必要”。

余氏墩水廠下午四點恢復運行(記者李曉波攝)
兩年前曾大面積停水
早在2012年年初,武漢市武昌地區的自來水曾出現過異味,經檢測,亦是因為當地一水廠水質氨氮超標。水廠隨即加大氯氣投加量以加強消毒。而出廠水中出現的異常氣味正是由于氨氮超標后與氯反應所致。
當時查明氨氮超標的原因是:距水廠上游3公里的一家水渠泵站,正在進行圍堰清淤治理,需增大距水廠上游4公里陳家山閘的排水量,可能是施工過程中翻動了久存的淤泥,經陳家山閘排放所致,對水質造成了影響。

水源防護地帶告示“嚴謹從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”(記者李曉波攝)

超市貨架上大容量瓶裝水已售罄(記者李曉波攝)
來源:空氣水食品安全
- 上一篇:長江水質異常 靖江全城停水
- 下一篇:《水污染防治法》頒布實施30周年座談會舉行
相關閱讀
- 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 3億農民飲水不安全2013.02.20
- 地下水污染調查:山東部分企業將污水直排地下2013.02.20
- 上海突發水污染事件 居民撤離區域停水2013.02.21
- 山西現苯胺泄漏 邯鄲因山西水污染大面積停水2013.02.21
- 盤點全國各地水污染事件2013.02.22